最近剛完成一份創作計畫補助案,想熱騰騰地來分享這次和AI工具合作寫計畫的經驗。這次的工作流程,你可以說是加速了,也可以說是變慢了。由於身在美國,時差比台灣慢13個小時,所以必須趕在台灣截止時間前完成,絕對不能等到最後一刻才寄出計畫案。之前在北藝大分享過「寫作修羅場,衣食父母靠補助:關於創作、駐村、可能還有留學」,這個是當時的簡報。
至於為什麼要寫兩個台灣人在美國重逢的故事?如果他們一直待在台灣,基於階級和其他因素,他們可能永遠不會相遇、相愛、真正欣賞對方。但德州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在這裡他們可以突破原有的限制,成為自己曾經嚮往,但在原地難以實現的樣子。
真的開始連載不知道會多可怕
這次的計畫名為「BL作為方法連載小說計畫」,預計從明年一月持續到十月底。在等待補助結果期間,我會先進行人物設定和章節大綱的準備工作。因為這是以人物為主軸來帶動整個動能的長篇小說,所以這次的大綱比較完整。整體規劃是用三到四個月寫初稿,暑假時進行結構調整和伏筆的處理,最後階段則進入連載發表。
關於連載的部分是這次比較大的挑戰。我的partner小白看到後問我:「你要寫日更是認真的嗎?」雖然我觀察到很多人都在做日更,而且我也有信心存足夠的稿子,但確實日更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於是改為每週兩次。我選擇在Substack上發表,初稿會在那裡發布。
這次的寫作方式不會死板地按照時間線,也不會過於執著於每個段落間的伏筆和懸念。我打算採用片段式的寫作方式,讓內容自然累積,最後再來處理那些懸疑或伏筆的安排。我覺得現在不用急著把技巧撒在上面,就像種花一樣,當前最重要的是把土壤弄好。
十天完成寫作計畫
這份計畫總共花了十天完成,其中計畫書本身這兩頁大概花了三天,但前期都在準備大綱和人物設定。當談到試寫稿,我最有把握的確實是BL小說。因為小說不是只靠一個好概念就能吸引讀者買單,作者自己必須先對故事充滿興趣才行。當我最後將所有內容整合在一起時,感受到試寫稿的說服力遠超過計畫書本身。雖然不確定評審會不會認真閱讀,但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我認為計畫書的重點在於讓評審們理解,即使他們不是專業的BL讀者,這輩子可能也沒接觸過BL,但仍能理解這個創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在撰寫計畫時,我認為一定要先仔細閱讀相關規定,了解補助的方向和期待。雖然早點開始寫早點交都是好事,但絕對要避免在系統最後一秒才提交,那樣很容易出問題。計畫第一頁有個需要填寫計畫重點陳述的部分,限制300字,這種時候就很適合和AI合作。可以先簡單寫些關鍵字,比如「重點」或「BL作為方法」,然後繼續往下發展。
在計畫內容方面,我優先處理最基本的作品規模與創作期程,接著是小說大綱——這是我這輩子寫得最齊全的一次,後面是發表策略與預期效益,最後是篇幅最多的試寫稿,這邊我清除了計畫書表格格式,回歸一個單純的文件檔,標題寫著「:BL作為方法」,然後小說段落都放上去。這樣的安排能讓評委一目了然,即使評委是個詩人或非虛構寫作者,看了第一行也能理解這是一個十萬字以上的長篇小說,共有五十個章節,每章在一千五百到三千五百字之間。
這樣的篇幅是我評估過一天能夠穩定產出的字數,同時也符合連載網文的形式。這種形式不要求每一章都極度精巧、絲絲入扣,而是像連續劇一樣製造持續觀看的動力。每一章都會有一個吸引人的鉤子,即使讀者覺得某些章節不那麼重要而跳過,也不會影響整體閱讀體驗。
想不到來了美國讀博班,結果遇到BL
在創作理念部分,我特別強調了BL作為一種創作方法。我認為BL不僅僅是個題材,而是一種完整的類型,因為它包含了許多特定的套路,很多元素可能源自於言情小說。西方文學中有奇幻、科幻、推理等我們熟悉的類型,但BL的有趣之處在於它的標籤系統。特別是在漫畫中,這些標籤非常明確,比如「清水」意味著不會出現情色場面,「高H」則預示著較多的親密描寫。還有「強攻強受」、「年下攻」、「追妻火葬場」等標籤,雖然現在可能不是每個人都能完全理解這些術語,但這些標籤背後都蘊含著某些約定俗成的情節套路。
最神奇的是,這些標籤能夠存在於各種不同的類型之中,「高H」可以出現在推理小說裡,也可能出現在青少年小說中。這些標籤是平行的存在,不受類型限制,反過來類型也不一定要被標籤所束縛。在純文學領域,類型創作往往不受鼓勵,
Listen to this episode with a 7-day free trial
Subscribe to 陳又津電波頻道 to listen to this post and get 7 days of free access to the full post 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