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又津電波頻道
末日蘑菇Doomsday Mushroom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優勢,現在都變成了什麼?
0:00
-20:07

那些年我們以為的優勢,現在都變成了什麼?

最近一直在想,讓我起心動念做電子報,果然也有讀者追問的問題:以前覺得是優勢的東西,現在反而成了劣勢?或是曾經的劣勢,竟然變成了現在的強項?

小時候的我就像個標準的魔羯座,認認真真地考國中、高中、大學,一路到現在的博士班。我一直以為,只要在該努力的地方努力,這個世界就不會虧待我。結果有次跟研究所老師聊天,他說帶著好學生氣質的文章,反而不太受評審歡迎。我當時一頭霧水,想說為什麼啊?現在想想,或許是因為這種背景難以讓人產生共鳴吧。

第二個優勢是,運氣異常地好。舉個例子,我還沒出書的時候,就準備了一組作者照。沒想到沒多久真的收到邀請,讓我當封面人物。當時覺得運氣果然是一種實力,因為我還真的有準備,但現在回想起來,這種無法掌控的「幸運」反而讓我感到不安,現在不管努力做什麼,也感覺沒什麼用。寫到這裡,我忽然意識到,我們對「優勢」的定義,可能本身就值得商榷。

其實我也說過,我的寫作都是因為找不到自己想看的作品,所以決定自己來寫。我一直以為這是種優勢,畢竟「獨特」不是很好嗎?但最近才發現,這可能限制了我的讀者群。最近,我身邊的博士生同學們竟然開始推薦我一些我從來沒想過要看的大眾小說,比如《天官賜福》之類的。不能說刷新我的三觀,但是真的覺得鍛鍊好一種能力,大家讀得開心,光是看到封面,然後回味那些名場面,就有滿滿的幸福感,那為什麼不呢?如果我沒有走上高等教育之路,是不是有機會在那邊重新開始呢?

也來說說,以前覺得是劣勢,現在覺得是優勢的地方好了。作為移民二代,我從小就得幫家人翻譯、處理各種事務。以前覺得這很麻煩,但現在來到美國,我發現這些經歷竟然成了我的優勢!過去吃的虧,讓我覺得許多留學生抱怨的苦,在現在的我眼中,還真的不算什麼大事,畢竟我小時候是手無寸鐵跟升學制度搏鬥(還好家人讓我吃飽睡好),現在要應對美國漫長的客服電話,我已經打到爐火純青。所以朋友一致給我適應力超強的評語。雖然我又覺得,適應力很強又怎樣?聽到一票人說,要是他們換做是我,是絕對不會來德州讀博班。其中一個中國朋友已經想好她的退休生活,就是在淡水買個房子,沒事去市區逛逛,週末去北投泡溫泉。我聽完只覺得,這不就是我之前在台灣的逍遙日子嗎?我到底為什麼要來適應德州自討苦吃⋯⋯

最後,我想聊聊「努力」這件事。在亞洲文化中,我們常被教導努力就會成功。但現在我意識到,這可能是個誤區。成功的途徑有很多,努力只是其中之一。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擁有和缺少的資源,可能比單純的努力更重要。現在的我,更關注的是:我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但身邊的人的確幫不了我什麼,這種事除了求助占星紫微斗數和抽籤,大概也只有靠著自己的創作才知道了。不知道我這些奢侈的煩惱,是不是能給大家一點點助益,但也歡迎各位分享,各種優勢轉為劣勢、或劣勢轉為優勢的瞬間。直接回信,我一定超認真看!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dcast

陳又津電波頻道
末日蘑菇Doomsday Mushroom
兩位住在美國南方的窮苦台灣博士生,預言末日將臨。與其在核戰爆發前當個勤勤懇懇的學生,還不如及時行樂。但心口不一的我們,內心神往早日退休的日子,有時卻又不小心過於認真,於是總在提神的咖啡因和醉生夢死的神奇蘑菇之間徘徊不定。